过去的10年,各种医学新技术和新设备层出不穷。而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CT技术的发展是医学成像领域中发展最快的。在我们热衷于享用新技术成果的同时,有关CT辐射剂量的问题也日益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。
有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:在美国,1980~1998年的近20年中,CT的年检查数从360万增长到3300万,增幅近十倍。据联合国对美国、德国和日本等国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,CT的检查数从1970~1979年的6.1人/千人增长到1985~1990年的44人/千人。而在2000年这一年中,美国15岁以下儿童的CT检查数约达270万。另据美国国家辐射防护委员会2006年的一份调查显示,在过去的25年中,美国人群医疗辐射的照射量大约增加了600%。在人类接受到的辐射中,医疗照射占48%,而CT的照射剂量占所有医疗照射的49%。中国还没有相关方面的调查数据,但从近十几年CT设备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(2000年,全国的CT拥有量约4100台,至2009年骤然跃升为7000余台),CT应用和辐射剂量的情况也不容乐观。
众所周知,CT检查的辐射剂量相对较高,甚至已经超过我们已知的癌症发生率增加的阈值水平。一次胸部CT的检查约相当于300张胸部X射线平片的剂量。有调查显示:儿童1岁时接受CT辐射照射患癌症死亡的危险性是0.18%(腹部CT)和0.07%(颅脑CT),两者都略高于因接受自然本底辐射患癌症的死亡率。随着CT设备制造技术的进步,国内越来越多的医院都更换了新一代的螺旋或者多层螺旋CT。而螺旋CT的辐射剂量要高于非螺旋扫描CT,其原因是螺旋CT因扫描方式的不同,会产生对成像无用而对人体有影响的辐射线(螺旋扫描的起始段和结束段),以及由于某些特殊检查的需要(如冠脉血管造影等)使用了小螺距等。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病人在CT检查中的辐射剂量。
CT扫描时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于常规X射线摄影。在X射线摄影中,从球管发出的射线束进入人体并通过人体后出来到达成像介质,整个过程X射线强度的衰减是持续性的,并且只有一个体表面接受X射线;而CT扫描时X射线球管是围绕病人360度旋转,被成像的平面各个方向都接受了X射线,其X射线剂量的分布在人体表面各个角度都是均等的,它围绕人体成像平面的辐射剂量由于X射线的入射方式,还形成了体表和中心的差别,其剂量差的比值一般是2/3和1/3。
总而言之,CT检查的辐射剂量优化是一个重要的问题,我们必须在CT的临床使用上尽可能地考虑辐射剂量的危害,除了生产厂商技术上的改进外,如何在检查中发挥CT的优势和避免辐射的危害值得我们职业医务工作者的深思。